罕見的「肉瘤狀肝癌」

罕見的「肉瘤狀肝癌」 百位肝癌病人中不到2例

罕見的「肉瘤狀肝癌」,患者容易出現不明原因發燒及白血球異常升高等症狀,常被誤診為肝膿瘍而延宕病情,台中市澄清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黃裕庭表示,中年以上民眾如有慢性B型或C型肝炎、肝硬化、體重減輕情形,一旦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燒,較要提高警覺,最好儘速就醫做詳細的檢查。

台中市澄清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黃裕庭表示,有一位六十七歲的男性患者,曾經因為發高燒,被其他醫院診斷為肝膿瘍住院治療後出院,但仍持續有虛弱、食慾不振及體重減輕等症狀,再到澄清醫院求醫,經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他的肝右葉有一個5-6公分大的局部病灶,住院期間患者再度發燒,血液中培養出細菌,經抗生素治療,燒也退了,血清中種胎兒蛋白也正常,臨床表現好像肝膿瘍。

由於該患者有C型肝炎及初期肝硬化,而且追蹤超音波及電腦斷層檢查結果,都高度懷疑有肝腫瘤,開刀結果證實為肝癌,該肝腫瘤經病理學檢查,赫然發現是屬於罕見的肉瘤狀肝癌。

黃裕庭醫師表示,患者的肝腫瘤其中一部分為常見的肝細胞癌組織,另一部分則轉化為類似肉瘤之梭狀細胞。根據文獻報告,這種肉瘤狀肝癌相當罕見,每一百個肝癌手術病例中,只有不到兩例會有這種特殊病理變化,這類病人臨床上容易出現發燒及白血球異常升高等症狀,因此約有一半的病患會被誤診為肝膿瘍,另一特點就是這種肝癌比較容易肝內擴散或肝外轉移,預後更不好。

黃醫師指出,約有2%至8%的肝癌病人以發燒為始初症狀,也就是因發燒就醫才發現肝腫瘤,特別稱之為發燒型肝癌。這類肝癌臨床表現類似肝膿瘍,容易被誤診,必須小心鑑別診斷,因為兩種疾病治療方式及預後差別很大。

所謂肝膿瘍就是肝臟內長膿包,可由細菌或阿米巴原蟲所造成,一般只要超音波指引下抽膿或放置引\流管,加上抗生素治療數週,大部分病患皆可痊癒。相對性,肝癌則是一種惡性腫瘤,一般預後比較不好,但若能及早診斷,部分病人仍有機會予以積極治療。

因此醫師提醒民眾若有不明原因之發燒應迅速就醫,必要時可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已排除肝臟內病灶,如肝膿瘍或惡性腫瘤等診斷。在肝癌高盛行率之台灣,即使病人臨床上表現像肝膿瘍,遇有下列情形,例如病人為中年以上男性、有慢性B型或C型肝炎、肝硬化、體重減輕,或者治療結果不如預期等等,臨床醫師仍須將發燒肝癌這個診斷列入考慮,仔細判斷影像檢查,必要時勸病人接受肝臟切片檢查或手術,才能及時讓病人獲得正確診斷及徹底治療。

【2002/08/19 12:33 ETtoday東森新聞報導 】(記者廖本福、楊佩純 台中報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