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謂的消化性潰瘍,指的是食道、胃、十二指腸等處的黏膜,內皮層受到胃液侵蝕,造成深入組織的潰瘍,即是胃腸消化道黏膜受損,受損的情形比破皮、糜爛的程度再深一點,若發生的地點在胃部,稱為胃潰瘍,若發生在小腸前端十二指腸處,則稱為十二指腸潰瘍。
B型(乙型)肝炎是ㄧ種經由B型肝炎病毒感染而來的疾病。大部分的病人都會自然痊癒。約15-20%病人,因無法產生抗體而與病毒”共存”成為所謂的”帶原者”,這些人當中大部分沒有明顯的症狀,此即所謂”健康帶原者”,而另ㄧ部份的人其血中肝機能指標(GOT、GPT)則反覆上升及下降,亦即所謂”慢性肝炎”,這種情形有可能在短短的數年內進展成肝硬化,甚至出現肝癌。
您是否常常覺得胸口灼熱感(俗稱”火燒心”),或伴隨有胃酸逆流的感覺。其實火燒心,胸口疼痛是一個不僅擾人也是相當重要的問題。尤其是中午飯後趴在桌上睡醒以後,或晚上平躺睡覺時,這種胸部的燒灼及沉悶的感覺更加嚴重,而這種症狀也容易反反覆覆發生。可能您以為胸悶、胸痛就是心臟病,到心臟科檢查,可是心臟的種種檢查卻又是正常,這到底是什麼病呢? 您可能得了胃食道逆流疾病。
氣喘是一種支氣管慢性發炎及過度反應的疾病,遺傳基因與環境刺激伴有很重要的角色。其實用另外一個名稱『過敏性氣管炎』來稱呼它,更能讓一般民眾了解這個疾病,它就如同過敏性鼻炎、過敏性皮膚炎(異位性皮膚炎)一樣,都是屬於過敏體質(atopy)的一部份,常常合併出現。
鼻炎(rhinitis)可分為非過敏性(non-allergic)和過敏性(allergic)鼻炎,而過敏性鼻炎盛行率很高,且常會合併其他的過敏性疾病,如異位性皮膚炎(ectopic dermatitis)、過敏性氣喘(asthma)、過敏性結膜炎或蕁麻疹(urticaria)等等,合稱異位性體質(Atopy),其家族成員中也常會患有過敏性疾病。也容易發生中耳炎、鼻竇炎等等併發症。
冬天許多人喜歡吃油膩食物來補充熱量,但油膩食物在胃停留較久,容易產生脹氣,也會使下食道括約肌鬆弛,誘發胃食道逆流;醫師建議飲食應該清淡,減少油膩和油炸物的攝取。天氣變冷時民眾較常吃辛辣食物、甜食、火鍋及吃到飽餐飲,也容易引發胃酸逆流,若常有打嗝、喉嚨湧酸水現象時,最好請腸胃內科醫師做胃鏡檢查。
沙鹿光田綜合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,中華民國皮膚科,肥胖症,美容醫學會專科醫師
(可廣東話/中文/英文 看診)
台大醫院消化系內科總醫師,台大醫院內科部兼任主治醫師,新竹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,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內科部主任
李榮先醫師固定看診時間: 每週一早診,週二午跟晚 診,週三午診,週四診, 週五早診,週六早跟午診
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 總醫師,臺大醫院皮膚科 臨床研究醫師,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- 皮膚科主治醫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