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悶痛、嘔酸水,可以自己買藥吃嗎?甚麼時候需要做檢查?

胃悶痛和嘔酸水是兩個常見的消化系統症狀,常常困擾著許多人。這些症狀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,從飲食不當到消化系統疾病不等。在大多數情況下,患者可以通過自我藥物治療和生活方式的調整來緩解症狀。然而,有些情況下,這些症狀可能是嚴重疾病的表現,需要專業醫療檢查和治療。

胃悶痛和嘔酸水的常見原因

常見原因描述
胃食道逆流病胃酸倒流到食道,導致胸骨後灼熱感、反酸、嘔酸水等症狀。
消化性潰瘍胃或十二指腸內壁受損,形成潰瘍,可能引起胃痛、嘔酸水等症狀。
功能性消化不良沒有明顯器質性病變,但患者仍感到上腹部不適、脹氣、早飽等症狀。
胃幽門桿菌感染細菌感染引起慢性胃炎,可能導致胃痛、噁心、嘔酸水等症狀。
胃癌較罕見,但持續性胃痛和嘔酸水可能是早期症狀。
其他原因膽結石、膽囊疾病、胰臟疾病等其他可能引起類似症狀的疾病。

針對胃悶痛和嘔酸水,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藥物治療

藥物類型描述
制酸藥中和胃酸,迅速緩解胃酸過多引起的不適。常見的制酸藥包括氫氧化鎂、氫氧化鋁等。
質子泵抑制劑 (PPI)能有效地減少胃酸分泌,對於胃食道逆流和消化性潰瘍效果顯著。
H2受體拮抗劑通過抑制胃酸分泌來減輕胃悶痛和嘔酸水等症狀。

建議先看醫師進行評估 儘管很多胃悶痛和嘔酸水的病例可以通過自我治療緩解,但有些情況下需要專業醫療的介入。

以下是一些需要就醫的情況:

  • 症狀持續或加重:如果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我治療無效,症狀持續或加重,應看醫生。
  • 嚴重症狀:如嚴重的腹痛、黑便、嘔血、體重明顯減輕等,可能是胃潰瘍、胃出血或其他嚴重疾病的徵兆。
  • 頻繁發作:如果症狀頻繁發作,即使每次不嚴重,也需要就醫。
  • 影響生活:如果症狀已經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和工作,也應該尋求醫療幫助。

醫學檢查 當患者需要進行醫學檢查時,醫生可能會建議以下幾種檢查來確定病因:

相關的醫學檢查描述
胃鏡檢查直接觀察食道、胃和十二指腸的內部情況,檢查有無潰瘍、炎症、腫瘤等病變,同時可以檢驗是否有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。
胃酸測試測量胃酸的分泌量,判斷胃酸倒流的嚴重程度,制定相應的治療計劃。
腹部超聲波檢查無創的檢查方法,檢查膽結石、膽囊疾病、胰臟疾病等其他可能的原因。
大腸癌篩檢糞便潛血檢查檢查消化道出血的潛在腫瘤或其他病變。

治療和處理 根據檢查結果,醫生將制定相應的治療計劃。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治療和處理方法

治療和處理描述
藥物治療根據具體病因開具制酸藥、PPI、H2受體拮抗劑、抗生素等,用於緩解症狀或治療胃相關疾病。
內視鏡治療對於胃潰瘍出血、胃內息肉等需要立即處理的病變進行內視鏡治療。
手術治療對於胃癌等嚴重情況可能需要手術治療。
生活方式改變包括持續的飲食調整、體重控制和改善生活習慣,是長期預防和處理胃悶痛和嘔酸水的策略之一。

胃悶痛和嘔酸水是常見的消化系統症狀,雖然很多情況下可以通過自我治療來緩解,但當症狀持續、加重或出現嚴重徵兆時,及時就醫和進行專業的評估檢查是必要的。通過正確的診斷和治療,大多數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緩解和治療,從而恢復健康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