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多家長在幫孩子洗頭或梳頭時,突然發現:「咦?怎麼掉這麼多頭髮?」孩子還這麼小,為什麼會出現掉髮問題?
其實,兒童掉髮並不少見,只是與成人掉髮的原因與型態截然不同。今天,我將以皮膚專科醫師的角度,帶你認識常見的兒童掉髮類型、成因與處理方式,幫助家長及早發現、安心應對。
👶 常見兒童掉髮類型與成因

1️⃣ 拔毛症(牽引性掉髮)
這是一種行為性掉髮,孩子會不自覺拉扯頭髮、搓揉髮絲,導致局部頭髮斷裂或脫落。通常與心理壓力或焦慮有關,例如家庭變故、學校壓力、情緒困擾等。
🧠 醫師小提醒:不要責怪孩子,應該找出壓力源,給予適當的心理支持與引導。
2️⃣ 休止期掉髮(休眠期掉髮)
當孩子遭遇嚴重發燒、手術麻醉、創傷、親人過世等重大壓力事件時,頭髮可能提前進入休止期,約6~16週後開始大量掉髮。
📌 此類型的掉髮通常是暫時性,當壓力解除後,頭髮會在6~12個月內自然恢復生長。


3️⃣ 營養不良/維生素缺乏
兒童在發育階段若缺乏維生素B群、鋅、鐵或維生素D,會影響頭髮的健康與生長。此類脫髮通常伴隨其他症狀,例如疲倦、口腔潰瘍、皮膚乾燥。
🥦 改善方式:補充均衡營養與適當維生素,並諮詢專業醫師避免自行過度補充。
4️⃣ 真菌感染(頭癬)
這是一種由黴菌引起的傳染性掉髮,好發於學齡兒童。特徵是圓形脫髮斑塊,有時伴隨紅腫、搔癢或皮屑。
🦠 治療重點:口服+外用抗真菌藥,並避免共用毛巾、梳子等物品。

🩺 兒童掉髮的治療建議與照護重點
✅ 醫師對症處理建議:
類型 | 處理方式 |
---|---|
拔毛症/壓力型 | 心理支持、學校輔導、必要時可轉介心理師 |
營養性掉髮 | 補充水溶性維生素(B群、鋅)、日曬10–15分鐘提升維生素D |
真菌感染 | 抗黴菌藥物(口服+外用),避免共用個人物品 |
牽引性掉髮 | 改變綁髮方式、使用寬齒梳,避免長期拉扯 |
🏠 居家照護建議:家長可以這樣做!
- 飲食營養均衡:多攝取含鋅、鐵、蛋白質、維生素D的食物(如牡蠣、南瓜子、蛋黃、深綠色蔬菜)。
- 避免過度綁髮:小女孩常見的高馬尾、編髮容易導致牽引性脫髮。
- 注意洗護習慣:選用溫和、無刺激性的兒童洗髮精,避免用力搓揉頭皮。
- 察覺情緒變化:觀察孩子是否有壓力、焦慮行為,如咬指甲、情緒暴躁等。


曾石姿醫師的貼心提醒
兒童掉髮多數是可逆性且與壓力、營養或感染有關。最重要的是,及早辨識與處理,並提供孩子心理與情緒上的支持。若掉髮情形持續惡化,建議諮詢皮膚專科醫師進行專業診斷與治療。
📍想了解孩子的頭皮與髮絲狀況,或需要專業評估與照護建議,歡迎預約台中瑞安皮膚科門診,由我——曾石姿醫師親自為您解說與協助。